然而惠帝却在早朝时大怒,北地边关来报,漠北频频来犯,已经抢掠三十多处村庄,景州的知州府被聚集起的百姓死死围住,法出行,等一系列问题。
“赈灾的粮食迟迟收不上来!百姓闹事、暴乱一桩接一桩!朕要你们有何用!都给朕想法子!想不出朕就派你们去平乱!”
“你们御史台平日里不是最能谏吗!怎么哑巴了?于爱卿,你有什么看法?”
“皇上!不如将赋税再减三成,再将闹事的领头之人抓捕起来,那群乌合之众自然而然就会散了……”
“啪!”惠帝将手中的奏折摔到他身上。
“再减三成!你要饿死多少人呐!这剩下的三成由你来填补吗!”
底下的官员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生怕撞到枪口上。
这时,沈相站出来了。
“皇上,臣有有本奏!沄州的云安县县令高卓文昨夜递来奏折跟粮银,没有向百姓要粮,反而让各个商户捐钱捐粮,共计二十万两银钱,一百八十万斤米粮,皇上请看。”
惠帝看完后点点头,脸色终于好看些了。
“这高卓文倒是挺有一套,给他们捐了钱粮的都排好名次,嗯,第一名万福楼姚万福,捐银三千两,粮十万斤,第二名永乐楼陈纪江,捐银三千两,粮五万斤,第三名周记布庄周齐广,捐银两千五百两,粮五万斤,另,为感念各商户捐银捐粮,特建功德碑一座,望能恩赏……”
“你们瞧瞧!人家一个县捐的都快顶一个州,再看看你们!一点不懂得变通!不就是块碑,朕准了!宋延,此事就交由你们户部去办!”
“是,皇上!”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起来。
“皇上,不如让别的州县也效仿此法试试,这样百姓不用多交赋税,自然也不会闹事。”
“好,朕也是这么想的,此事就交由沈相去办,将这些赈灾的粮食抓紧时间先送去一批,那边等不得。行了,事退朝吧!”
沈彧安刚走出大殿,就被追出来曹公公喊住。
“沈相!沈相!皇上请您去御书房商谈,您赶快过去吧!”
沈彧安点点头,又往御书房走去。
林晚晚找人把那处田庄全部翻修了一遍,建了好几排工坊和宿舍,等傅君亦的人到齐后,糖坊开始正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