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卫天栋知道陈天民可能要等敌人到来之后再破击铁路,切断敌人的物资、援兵最快捷的通路,但他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马参战。
陈天民不仅命令他做好了从城关镇出击的准备,还从肖云天那里借调了一个加强团,用换防的办法解放出了五寨方向的三连和一个直属连。
如果再加上动员的联防队,截断敌人大同方向增援的兵力足有数千之数。
进可围攻太原来敌,退可截断大同援兵。
这也就是陈天民之所以信心十足的原因所在,别说
五千多日军,便是再多两三千,他也照样要把计划实施下去,这涉及到产业迁移的战略问题。
三村根据地北有大同铁路,南有太原铁路,特别是太原有日军的重兵,可以说是四战之地。
而鬼子会越来越重视特别独立加强营,以后的战事将频繁而激烈。尽管有三村这个有利地形,但陈天民早已经有了把军工、煤化等产业逐渐迁移到汉岩山这个更安全的地方。
随着所占地盘的大幅增加,快速增援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和必要。陈天民看中的是长城脚下,绵延百里的古代运兵道,他已经派人探查、清理、改造整条地下的古代运兵道。
古代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是魏武帝古代为其军事需要,专门修筑的地下军事战道。南宋嘉熙四年,黄河决口,数城被淹,运兵道被灌淤塞,自此深埋地下数百年未被发现。
运兵道有土木结构、砖土结构、砖结构三种类型,有单行道、转弯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在地下蜿蜒延伸,似无尽头,纵横交错,犹如一座地下长城,十分壮观。
有这一现成的地下长城,兵工厂如果搬迁进
去,空袭便不足为虑。而且,这里比三村更处后方,鬼子想攻到这里,也很困难。
当然,迁移不会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也不会是全部搬迁,或许还将是再建新厂。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出于陈天民的谨慎小心。
“鬼子是很狂妄,但实力也不算太弱。”卫天栋对此战还比较谨慎,“如果能会集其他地区的小股日军,兵力还有可能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