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称此炮为神威大将军,前身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由大型铜炮改铸,是总重可达一千五百斤的重炮。
当年李如松率领辽军抗倭援朝,带去了一千多门神威大将军炮。
这种重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火炮之一,东瀛的矮猴子们使用的多是可以一人或双人怀抱的小型竹节炮,哪里见识过这种华夏匠艺的集大成之作。
据说当时小本子就直接被明军的火炮齐射给打傻了,仓皇退兵数十里。
大明的火炮,一直都在发展。
神威将军炮是万历时期主要使用的,但是在天启末年,大明从西方购入并仿制出了一种威力更强劲的火炮,便是袁崇焕在宁远使用的红夷重炮。
史载红夷重炮,一炮下去糜烂数里,碎肉遍地!
这是夸张了,但依旧说明这种火炮在如今的强大威力。
李顺祖之所以有信心能用火炮改变永定门的战局,正因为明代的北京城防御完备,架在城头的将军炮便有近千门,还有全国最多数量的红夷重炮。
神威将军炮虽然是三四十年前的产物,但事到如今依然还是主力炮之一,正说明其也经过了多重锻造升级,达到如今守城和野战攻坚的需求。
如今的神威将军炮,身有九道铁箍,炮管使用熟铁锻捶打卷制成型,外用铁箍固定,炮身使用的熟铁经过锤锻实为低碳钢,性能远超铸造的生铁炮和铜炮。
李顺祖毫不怀疑,这样的一门重炮,真正打在战场上会起到什么效果。
尤其是上千门同时发射,那简直是毁天灭地。
但是为什么,历史上这些火炮在此战中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呢?
“砰砰砰——”
“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