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兴宗见他面色沉稳,应答得体,知其必有真本事,遂问道:
“孔圣人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请问,当如何理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说的乃、乃是圣人之性。
此性公而明,为观物时,纯任物自然之理,不含任何主观成见之意。”
“哦,若存了主观成见又当如何呢?”
“若将主观成见强加于物,则成以我观物之情,必偏而暗。
如普通民众处事多任私情,脱离物之常理,强不知以为知,实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兴宗闻言,恍然大悟道:
“原以为圣人讲了一句冗言,然经贵使一番剖析,顿觉奥妙无穷,受教了。”
一旁的一位心里颇觉不服气,忍不住开口问道:
“贵使将圣人之性、情与观物联系在一道诠释哲理,当真是别出心裁。
在下不才,也有一问,请贵使赐教。”
兴宗见状,忙介绍道:
“这位乃翰林学士刘六符,善做文章。其父刘慎行乃北府宰相、负责监修国史,倒与洛大人志同道合。”
洛怀川连忙行礼问好:
“原、原来是刘翰林,本使何德何能敢赐教一位翰林?互相交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