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期间,刘旭曾有过在米国留学的经历,对于米国的各种习惯、文化比较了解。
有刘旭陪同,大家都会对于宁晨这次的出国领奖放心不少。
divclass=contentadv确定了这次的领奖行程后,宁晨和刘旭开始办理米国的签证等各种手续。
其实以宁晨现在的能力,即便是一个人前往米国参加领奖,也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宁晨现在的英语水平已经非常好了,完全可以达到用英语直接交流的程度。
当然,有人能陪自己去肯定是更好的,要是真的出现什么意外状况,也能有一个依靠。
到了出发的那天,宁晨和刘旭一起前往机场,登上了飞机。
这次的旅程会比较漫长,因为并没有从盛州直达波士顿的航班,宁晨和刘旭需要中间转机两次,最终才能够到达波士顿。
一路上,宁晨和刘旭两人不时的在聊着天,缓解旅途上的乏味情绪。
之前宁晨虽然也和刘旭见过几次面,也一起吃过饭,但因为刘旭的身份是学院院长,宁晨还是会感觉他们俩之间存在一些距离的,宁晨也并不会像和徐洲那样放松的聊天。
而通过不断的聊天,宁晨和刘旭之间的关系变得轻松了很多,这也让宁晨对于刘旭有了更多的了解。
其实在当院长之前,刘旭一直是都是走的科研路线,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了30多篇论文,也以主编或参编的身份,编写了多本材料专业课教材。
即便现在的刘旭,已经不再将重心放在科研上面,但刘旭的专业能力仍在。
这一路上的交流,倒是让宁晨学到了很多有关材料学新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算是宁晨的意外收获了。
20多个小时之后,飞机终于抵达了波士顿洛干国际机场。
西蒙斯基金会这边的人已经提前来到机场进行接机,宁晨和刘旭乘坐他们接机的轿车,来到了麻省理工附近的一家酒店。
路上,宁晨观察着车窗外的景色,对于米国有了一些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