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叫我师兄,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跟你相比,我可要差远了。”
佟辰很早就知道宁晨这个人的存在,从宁晨在秋赛上拿奖开始,佟辰就对宁晨非常的关注。
divclass=contentadv直到后来,宁晨在《米国数学会杂志》上,连续发了三篇论文,解决秋成同猜想,又在《Nature》发表多篇重磅论文,在铁基超导体的研究领域引领全世界。
这样级别的成就,就连燕大的老师绝大部分都都达不到,佟辰又怎么敢称自己为宁晨的师兄呢。
见佟辰执意不愿接受师兄这个称呼,宁晨也便选择尊重佟辰的想法,直接和他以名字相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宁晨和佟辰逐渐熟络了起来。
据佟辰自己所说,在读博士之前,佟辰学习的并不是生物专业。
佟辰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在燕大化学系就读的,但是因为对这个专业的未来就业情况存在一些担忧,佟辰的心中生出了换专业的想法。
毕竟化学被称作四大天坑专业之一,不过在这个阶段换专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后来佟辰得知,高宏良这边的研究方向也和化学相关,经过一番交流之后,佟辰成功成为了高宏良的博士生,换专业的愿望也得以实现。
听完了佟辰的这些经历,宁晨忍不住说道:
“所以说,你是从一个天坑专业,跳到了另一个天坑专业了?”
因为被称作四大天坑的专业是“生化环材”,其中的“生”正是指的生物学。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能从一个坑里跳出来,就已经不错了。我感觉这里的实验环境,还是比我之前的实验室好很多的。”
佟辰所说的倒确实是事实,宁晨去过各种各样的实验室,高宏良这里的实验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其实所谓的四大天坑专业,也没有他们说得那么夸张。关键还是看能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做出成果……”
“哎,跟你比肯定是不行了,我没记错的话,你已经在《Nature》上面发表五篇论文了吧?不过咱们俩也挺有缘的,而且我们两个人加一起,四大天坑专业直接占了三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