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鱼肉放进去后,因为棕树叶偏软,簸箕底部被压得更平整了些。见此,许珩倒是不担心簸箕质量不行,毕竟他只是担心肉干烘制到一半,会掉进火堆里。
现在有了这个簸箕来隔开,既阻挡了一些烟灰,也省下了这份担忧。
许珩伸手试了试这个高度下,鱼肉能感受到的温度——初时温暖,待一会儿便觉得烫,好在不是那种一秒都不能忍受的滚烫。
他估摸着,温度应该是60°上下,算是比较适合烘干肉的温度。他曾经用烤箱,给猫咪们烘干过鸡肉,用65°的温度,烘制了八个小时,才得到一份满意的成品。
一小时后
许珩编出了一个更大一些的簸箕,将它搁在木架子上后,将角羊肉、角羊肝和兔肉切成了片状,摆在里头,让其受到低温的烘烤。
两小时后
小狮子抱着一大捆干柴,从树林里出来了。这是他两个小时内,第四次走出树林。
因为兽人们不会用火,这些干柴对于兽人们来说,便是如同泥土般的存在——只在特定情况下有用,以至于树林里遍地都是柴火。这也是森林里一旦着火,便难以控制的原因——可燃物太多。
这倒是让许珩捡了便宜。小狮子的四趟往返,愣是让他多出了够用两三天的木柴。
三小时后
许珩用树枝拨开灰烬,再用树叶篮子收集起来。这是草木灰,在很多方面有大用处,可以用来入药,也可以用来做肥料,甚至可以用来消毒。
如果以后要做肥皂,草木灰也可以充当一下食用碱。
此时,小狮子又被他派出去了。
按照许珩的吩咐,小狮子背了几个现做出来的布袋子,到河边去挖黏土。许珩想要物尽其用——反正这火正好烧着,不如趁着烘干的同时,烧制土砖。
只要事情进展得顺利,许珩相信自己能在第三天烧出做简易窑的土砖。而有了窑,他不仅可以继续烧砖,还可以尝试着用黏土烧制土陶。
制作土陶,其实是泥胚和温度之间的调和,制出的物品不需要如同陶瓷般精美,只要能用就好。而许珩想要的,就是个装水的缸子,好给豹豹和小狮子装点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