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规,这是什么。”
见皇帝有疑惑,孙应元也详细的说了起来,在他的讲解下,朱由校也慢慢明白了。
所谓铳规,就是可用来量炮管的仰角工具,因为火炮的角度不同,它的射程也不同,只要事先算好在同样的弹药容量下,火炮不同的角度的射程自是不同。
就可以让炮手根据铳规上刻有相应的比例尺,让炮手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只要知道大炮的角度,就可以根据铳规预估火炮的射程。这是火炮发射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朱由校一听觉得此法甚好,脱口而出地赞道。
“西洋炮法还有可取之处,你可以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或者把相应的西洋书籍翻译出来,也教授给他们。”
“遵旨,臣正在写一部关于西洋火器的书,等写好时就恭请陛下预览。”
“哈哈哈,好的很,不仅要写,还要找人才,只要懂火炮,火器的人才,都可以给朕找来,朕看这里草栏场里面的教员空位多的很呢。”
朱由校闻言大喜,这孙元化果然是火器专家,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见自己的疑问得到了简答,他就不再纠结,于是招呼着孙应元让继续考校。
火炮试射过后,剩下的便是列队结营了,这些都是程序化的东西,只要长久训练,自是没啥问题。
三轮演练过后,朱由校觉得满意,毕竟是半个月,也不求有什么大的进步。
只是今天孙元化让他惊喜连连,于是琢磨着就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孙元化,朕看伱也是才华横溢,对于火器之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之前造克虏炮,就有你的一份功劳,朕对你也是有赏赐的,只是想着等你研发出燧发枪再发,但你今天着实让朕惊讶,所以就提前赏赐你。”
孙元化一听,心中惊喜万分,连忙跪下谢恩。
“你是什么时候中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