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汤承回话,便听见外面传来太监尖锐的声音:“祁王携太孙求见!”
朱棣嘴角带着微笑:“宣!”
未过多久,朱高燨带着朱瞻基走了过来,拱手行礼:“儿臣朱高燨,问圣躬安。”
之前朱棣赐予了他免礼的特权,面圣不跪,但也仅仅是不跪了,朱高燨总不能大摇大摆的走进来,跟街熘子似的大喊一句:“爹,您看看我给您带来了什么宝贝儿,当当当当!我给您孙子绑过来了!”
与祁王不同,朱瞻基没有免礼的特权,他双手缩在袖子里,又把袖子揣在怀里,叩首行礼:“孙儿朱瞻基,问圣躬安。”
之所以把手揣在怀里,是因为手上绑着麻绳,用来遮掩。
“朕安,朕很安心。”
朱棣伸了个懒腰,毕竟一把年纪了,熬夜这事对他未免也太牵强。奈何帝国虽然强盛,却不给这位老人留下一丝一毫休息的机会。
“好圣孙,好圣孙。”
朱棣没有搭理太孙,而是看向了祁王,问道,“解缙还活着吗?”
朱高燨道:“回禀父皇,解学士在北镇抚司的昭狱里安好,在昭狱里关着这么多年,他也已经习惯了。”
“他还活着啊。”朱棣挠了挠头,对着汤承招了招手,“传旨,命锦衣卫的吕朝阳,赏他解缙二十大板!”
解缙当年的那句“好圣孙可旺三代”,朱棣至今难忘。
其实解缙说的不仅仅是“大明可旺三代”,也指“唐尧、虞舜、大禹”的三代之治,以及复兴“夏、商、周”三代古朝,后世君王无不以尧舜禹、夏商周自称为荣。
要么说解缙是文化人呢,一句“可旺三代”,里面包涵了三层深意,属实牛逼。
然而成也三代,败也三代,就这么一句“好圣孙可旺三代”,为朱高炽坐稳了太子之位,让解缙一跃成为当朝权臣,也害的解缙入昭狱后不得安宁。
朱棣:旺你娘个头!
旺了半天,就旺出来一个留学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