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83章 恒景帝:于卿知朕(3 / 4)

大的套小的,小的套更小的,套完以后钳制住了兵部权力过盛的问题,同时又以兵部钳制着都督府,最后还用定期的官员调动来防着这些人勾结朋党。

老四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么损的招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看到这里,老爷子总算是想明白恒景朝这八百万的军队是怎么来的了。

以战养战,吞并西南二十国后通过不断的迁徙人口与同化激增人口,为军队补充了充裕的人力;环环相扣,下放五军都督府和设立大都督府,又安排了定期调动的策略,稳固皇权防止滋生地方军阀。

朱棣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在权谋与政治上,恒景帝已经远胜于他。

【你试探的询问道:“陛下所来,恐怕不仅仅是说了句闲话这么简单吧?”】

【你是脑子轴,但你不是蠢。】

【“于卿知朕。”陛下轻笑道,“朕此来,是想和你商议一下,有关军户军屯的问题。”】

【你倒抽了一口凉气:“陛下是想废除军户军屯吗,这可是不得啊陛下!”】

【军屯制,是大明朝国防的命根子,大明朝之所以能在最穷的情况下养活最多的军队,也正是因为收益于军户军屯制。】

【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冲缓为差。让军队的人种地养活军队,太祖爷曾得意的说道:“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陛下摇了摇头:“不是废除,是整改。”】

大明刚建国的时候实行的卫所制,军士每月有固定俸禄,叫做月粮,最初按照规定是月初发粮,标准是马军月支米两石,步军总旗一石半,小旗一石二,旗军一石。

月粮之外朝廷还给军士发放月盐,标准是有家口的两斤,没有的一斤,不过洪武十五年以后月盐就改成发宝钞了,不定期的还会发放冬装、布匹和棉花一类的补给。总体来说,在大明刚建国的时候当兵,那叫一个滋润,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

但是,洪武朝中后期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折放的记录,也就是不全部给,用其他东西折色发放。而在后来实行卫所军屯之后,旗军就没有俸禄了,只能靠军田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连冬衣与棉花也只有守城旗军才发,种地的旗军一无所有。

而且大明的军户是世袭的,成亲的军士媳妇得跟着住在卫所里,子子孙孙算是跟军伍绑在一起了,死了以后儿子接替继续给朝廷种地卖命。

但朱棣觉得没什么不妥的,因为大明一直都很穷,根本就养不起这几百万的军队,要是不靠军户军屯制,难不成要往死里剥削百姓来供养军队吗?

到时候天下黎民皆反之,又当如何?

【陛下沉吟道:“你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军士没有军田了,该怎么办?”】

【你还以为陛下是在说笑:“这怎么可能呢,朝廷就算再穷,也不可能收回军田,自毁长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火影:开局优化山中一族秘术 我死后,总裁痛哭,全家发疯 末日求生,开局烧了庇护所 红蝴蝶鬼社 那年童趣 上班摸鱼,女总读我心后跪求贴贴 黑月光受害者联盟 纪元【终章】 末世狂花,刺破黑暗的穿云之羽 灵气复苏:我有阴阳曼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