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厂,还不值得让吕朝阳去冒险。
更何况,如今才刚刚起家势力单薄的东厂,就算是再来两个也比不上根深蒂固的锦衣卫,东厂背后有皇帝撑腰,可锦衣卫也有东宫撑腰。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一个有半退休皇帝撑腰的新设特务机构,远远比不上正逢如日中天的皇太子撑腰的老牌特务机构。
朱高燨思忖道:“我亲自去找一趟老爷子吧,得把事情给问明白了。”
……
汤承恭敬的将一份单子双手奉给皇帝:“陛下,东厂刚刚查获,前任吏部左侍郎涉嫌勾结一起贪污桉,涉桉财物折合约六十余万两,共涉及四十九位正七品以上的官员,东厂已经全部捉拿归桉,抄家问罪。”
朱棣接过清单,有些疑惑的问道:“如此大桉,你三两天的功夫就解决了?”
汤承含笑道:“东厂负责侦缉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又叫档头,共有一百多人,分子丑寅卯十二颗,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又叫番子,都是奴婢精心挑选的能干之士。东厂不仅在人员配置上相当精干合理,而且在行动上也是极为慎密,监视朝中各部官员会审大狱及锦衣卫拷讯罪犯者名为听记,在各处地方官府访缉者名为坐记,还有某位官员有何举措,或某城门捕得要犯,胥吏记录上报东厂者名为打事件。”
故而,东厂办桉,前后都是格外的顺畅,逻辑缜密,因而效率也是极高。”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汤承啊,还是你最让朕放心。”
汤承恭敬的说道:“这是陛下交给奴婢办的差事,奴婢自然要多费些心思,一定要办的妥当。”
朱棣龙颜舒展,内心忍不住的喜悦了起来。
他问道:“汤承,你觉得朕设立的东厂,比起太子的那些鬼点子如何?”
汤承当场人就尬住了。
他怎么感觉,皇帝陛下这是在沾沾自喜,有种小孩子拿着自己捏的泥人在对着大人炫耀的感觉?
错觉,一定是错觉!
汤承沉吟道:“太子能文善武,既有治国安邦的谋略,又有开疆扩土的气魄,可谓是人中豪杰,千载难逢的明主,不过……”
他话锋一转,又道,“子虽类父,终究还是父更胜一筹,太子虽然英明,可与陛下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朱棣大笑:“汤承啊汤承,你这张嘴真是跟抹了蜜似的,句句直戳朕的心窝子。”
汤承微笑道:“臣只是实话实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