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叹道:“我不想再将杨溥牵扯进来了,他好不容易才洗净身上污浊,我又如何忍心让他再走一趟生死关?”
朱瞻基眸子闪烁:“未尝不是没有一线天机……”
“你想的太多了,咳咳。”
朱高炽抬手捂口,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放下手时,只见掌心一片鲜红。
朱瞻基有所动容:“爹……”
“你不必再说。”
朱高炽抬手打断了儿子的话语,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没几年可活了,我死以后,你一人独木难撑。看在我的面子上,只要你能踏踏实实的当这个赣王,老四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你的。”
闻言,朱瞻基的眸子又黯然了下来:“爹,你知道,我志不在此。”
“志不在此?”
朱高炽觉得胸腔沉闷,“也罢,人死一捧黄土,我这把病入膏肓的老骨头也拦不住你,但我告诉你,只要我一日还残存着口气,你就一日给安分着。”
朱瞻基默然不语。
……
浙江,杭州府。
钱塘县的太平里,也称清望街,南宋时称南新街,街道有一户门前悬挂“于宅”牌匾,一门三进好生气派。
这于家是山西考城人,其曾祖于九思曾在元仁宗时任杭州路总管,故而于家也举家迁至钱塘。祖上虽说显赫,然近些年来,于家却愈发颓废不振,上一代的于文明好歹也是洪武年间的工部主事,到这一代的于彦昭干脆不仕了。
不过于家并未就此落寞,太平里都知道,于彦昭有一个天生聪慧的儿子,好学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六岁时在清明节与父亲一道去上祖坟,路过凤凰台时,其叔父随口说道:“今日同上凤凰台。”
而这六岁小儿朗声应答:“他年独占麒麟阁。”
在场众人无不震惊,对此小儿甚是钦佩,都觉此子日后定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