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转而问道:「陛下,江山如何?」
朱棣答道:「盛世山河,社稷繁荣,王朝昌盛。」
皇后欣慰的点了点头:「臣妾就知道,陛下英武雄主,定能带领这大明江山,成为千古盛世。如此,臣妾死而无憾了。」
朱棣却觉得有些尴尬:「皇后,或许你说错话了?」
皇后微微颦眉:「陛下此言何意?」
朱棣摸了摸鼻尖,道:「这大明盛世,并非是朕一人之功,更多是小四的功劳。如今的他,已是大明监国太子,朕再也不用去亲征了,他替朕把仗都打完了,比朕更能打。在治国上,他也远胜于朕,已然成了帝王气候。」
虽说男人都喜欢听心爱的女人称赞自己,他也不例外,只不过朱棣实在拉不下脸去把自己儿子的功劳窃为己有,哪怕是口头上也不行。
如今的大明,虽然是永乐盛世,可这个永乐盛世是怎么来的,没人比朱棣更清楚。
在朱高燨掌权之前,大明穷的叮当响,给人一种穷逼的美感。虽然在对外战争上没怂过,可内部矛盾却已经初步激化,一来国库寒碜的跑耗子,二来党争严重,三来吏治败坏。所谓盛世,只不过是天马行空的盛世。
是朱高燨南征北战,开疆扩土,解决了对外战争的束缚,树立皇权威望。通过在瀛州发掘的银山,暂时平息了国库告戒的危机。而后逐步的改革税制,改革吏治,以东北三省为根基向大明输送人才,不断建造汉文书院同化异族,先设立督税院,后设立文武院,这才有了如今国库富裕,吏治清明,疆域辽阔,文化复兴,一副鼎盛之世的新气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的永乐盛世,其实不过是朱高燨一个人的盛世罢了。
朱高燨在文华殿一宿一宿的熬着,终日忙碌于国务,为治国兴邦竭尽全力。而朱棣却在皇宫里躺平,享受悠闲时光。
这实在是让他良心不安,如何敢窃取自己儿子的功业?
皇后嫣然一笑,如春水般柔和,清尘脱俗,舒然道:「小四啊,当年燕王府那个豆性格柔弱的小男孩,如今也已经成长为了可以为王朝遮风挡雨的男人了吗?」
朱棣额头汗水直流:「皇后,朕不想反驳你,但你形容小四,用「性格柔弱」这个词就太夸张了吧?」
你说朱小四是性格柔弱?
征女真,杀数万人以筑京观,将数百大小部族付之一炬!
征朝鲜,以阴谋诡计使得朝鲜内乱,王城里尸山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