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也没听说过。
再次瞄了眼面前的小说,这次想到的是,这么好的一位作者,不管背后有什么猫腻,一旦被其他报刊杂志发掘,《青旭》这边,肯定是抢不过啊!
而且……
如果这篇文章是一稿多投,同时被几家杂志看中,人家还愿不愿意在《青旭》上发表,就又是问题了。
至于大作家,人家投《收获》不好吗,投《十月》不好吗,凭什么理你?
因此,就需要杂志社求着约稿。
其中一位中年编辑李同先开口,却是坏消息:“主编,咱们从一些学校老师那里针对性收来的稿子我都看过了,八股气太重,还不如《土狗黑子》。”
连忙找寻作者资料。
“继续跟着,”谭丰振稍微犹豫,补充道:“我再批给你300块,如果有机会,请人吃个饭也行。”
简直暴殄天物。
因为小说是以林清的视角展开的。
真是笑话啊。
方薇觉得,这篇小说的立意,应该有描写青春期孤独与迷茫的意思,然而,其实不必。
方薇也想到了《土狗黑子》,那可相当于给了千字160元啊。
《青旭》的经营状况不佳,大家其实都在变着法寻求突破,那篇《土狗黑子》,就是主编谭丰振亲自追了两个月,才从一位八十年代发表过几部卖座长篇的大作家那里求来。
不会是打印的吧?
脑海中下意识闪过这个念头,稍稍辨别,方薇就确定,完全手写,红线稿纸可上不了打印机,何况,还是用蓝色圆珠笔书写的。
苏二年想说300块怎么够,想想还是没开口。
“深渊张眼。”
不加入这些,只是少年少女的张扬青春,也足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