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已经拿起,还产生了和方薇一样的想法:“不会是打印的吧?”
《商海》杂志团队去年挪去了三楼。
谭丰振是个细致的人,却不古板,气氛太压抑,他也想缓和一下,就笑道:“念念。”
“就算不开专栏,咱们也可以继续约稿啊,”方薇想起来,建议道:“用稿通知里,我再附带一封约稿信,怎么样?”
这位作者,似乎是个男的,但,却很懂女人。
这几年习惯了勤俭持家的谭丰振下意识道:“你知道的,普通作者,都是千字十块。”
约了稿,万一再约出一篇《土狗黑子》,谭丰振觉得自己承受不了。
“狐狸在呐喊。”
说着往前又翻了几页,寻找细节。
这么又斟酌品味了一会儿,方薇忽然好奇,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
不会是哪个大作家吧?
虽然知名作家往往不会这么直接投稿,但,谁说得准呢?
外人想像的杂志社,肯定是大作家小作者全都哭着喊着争着抢着要投稿。
“雾气弥漫。”
方薇点着头:“关键还是文章的题材,主编,我相信咱们的读者群一定会非常喜欢。”
谭丰振:“……”
九点整。
只这一笔字,方薇就确定,一个‘高个子’挑出来了。
这么斟酌着,终于还是读到了最后。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