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小说名字来自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开篇则取《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同时也能想像《少年刘维之烦恼》的风格。
总结起来六个字:
不正经。
各种梗。
河元小城的高中生刘维,本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少年,但因为好事,又嘴碎,稀里糊涂地给自己惹来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烦恼。
苏杭在行文间通过很多类似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描写了一个少年堪称鸡飞狗跳的青春往事。
青春!
这一点没忘。
同时,这一篇的核心,不再是孤独与迷茫,也没有错过后的遗憾,而是对生活的热爱。
少年人也不全都爱上层楼。
少年人也有热爱生活的啊。
因为太有感觉,不知不觉,《少年刘维之烦恼》就写了8000多字。
同时,四天三篇,总计也超过了两万字。
苏杭开始的计划是每天写3000字,如果只说写字的话,实际上,过去四天,草稿加誊抄,还有其间的反复修改,苏杭的书写字数已经不下5万字,相当于每天1万2000多字。
就算其中的‘写’是指创作,每天也超过了5000字。
再加上其他要做的事情,使得苏杭的作息时间再次回到了期末考试之前,夜里十一二点才睡,早上五点钟起床,每天忙碌十五六个小时。
偶尔想着似乎不用这么拼。
考虑结果,先拼了这个暑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