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把手中的书信递给拎着自己背包的甘欣,转向方薇:“方姐,这次过来,还有其他什么事情吗?”
拿下这个人,《青旭》追一追同在博艺旗下的《商海》,也不是什么不能想像的事情。
“第三步,也是最后,更多的青春文学作家,创造更多优秀的作品,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关注,进而培育出一个专门的青春文学市场。想想全国的青少年有多少,你就能明白这块蛋糕有多大,做好了,无论是《青旭》,还是博艺,都能吃到肚皮滚圆。”
苏杭已经继续:“记得上半年有个新闻,刘晓庆,一本自传还没有出版,只是一个书名,嗯……应该是《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11个字,经过一群书商的哄抢,抬到了108万的高价,方姐,你觉得其中关键是什么?”
苏杭见方薇一脸难以置信的模样,说道:“稿费汇款单,样刊,还有用稿通知,这些都在我家里,是真是假,只要去我家看一眼就知道,方姐,你觉得我有必要说谎吗?”
一定要拿下啊!
只是一篇小说,就让《青旭》的发行量从上月的6000不到提升到已经付印的8000,而且,后续还可能有经销商追加,这个月,总销量重新破1万都不是没有可能。
“是的,”方薇道:“我们希望你在《青旭》上开设专栏。另外,以你的笔力,我们觉得,你也完全可以尝试一下创作长篇小说,《青旭》同样愿意提供发表平台。”
苏杭笑道:“是不是觉得少点什么?”
苏杭点头,拍了拍还没放回书包的化学课本,说道:“这样的汇款单,我这个月,已经收到了7张,其中包括你们《青旭》的那份。另外,上个月得到用稿通知,但目前没寄到的,还有一份。再就是,我最近还收到了另外两份全新的用稿通知,方姐,你算一算,这一共是多少篇文章?”
“因为我刚刚说的,只是计划中的第一步,”苏杭道:“在这个计划中,我只是一根‘导火线’,引爆一场烟花盛宴的导火线。”
通过之前的接触,方薇已经确定苏杭还只是一个高中生,一个高中生,竟然能一个月同时发表三篇文章,这可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
方薇再次惊讶,又不解。
“第二步,借助这位‘青春文学’偶像的广泛关注度,《青旭》杂志,当然,如果你们不愿合作,也可以是其他杂志,组织征文大赛,培养更多的青春文学作家。”
方薇摇头:“我不明白?”
捋了下思路,方薇看向对面少年,试图夺回一些主动:“苏杭,你说这些,打算做什么?”
不过,对方给自己看这个做什么?
待价而沽?
再深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