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欣脸蛋转眼透出了红润,望过来:“我还要。”
苏杭把另外三种最低只有两块一瓶的桑河酒都打开,倒了三杯,却摇头,把集邮册推回:“干活吧,不许再喝了,第一次尝尝味道就行。”
甘欣知道自己伸手过去,也不会被阻止,却没再这么做,拿过又一个信封,开始小心往下揭一枚‘四羊方尊’的邮票,一边看少年分别又尝了尝不同的几种酒,问道:“你怎么不写啊?”
“发现自己不专业,不知道怎么落笔。”苏杭笑道:“不过,那是刚刚,你一打断,我突然明白了,现在这国家,搞营销之类,哪有几个专业的,还不都是野路子。”
这么说完,苏杭已经重新拿起笔,在稿纸上飞快写下八个字:
送戏下乡地推方案。
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业史,往往都少不了一个名词,大营销时代。
这段时期,从开商城的亚细亚到卖保健品的三株,从急速扩张后迅速崩溃的爱多到标王光环下轰然倾塌的秦池,无数的企业,全都在做一件事,营销,营销,还是营销!
这段时期,各种类型的广告可谓无处不在,五花八门,甚至无孔不入。
十几二十年后,普通人能够见到的所有广告形式,这个年代基本都出现过,并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
比如大名鼎鼎的三株。
1994年才成立的一个保健品品牌,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当年就实现了销售额破亿,第二年又将销售额做到了20亿以上,而这家保健品公司崩塌前的1996年巅峰销售额,竟然高达恐怖的80亿。
要知道,另外一个后来更加大名鼎鼎的茅台,直到1999年,销售额也才第一次突破10亿大关。
再说苏杭自己。
作为一个后来者,还是曾经短暂做过一家凉茶饮料销售的后来者,对于营销,苏杭不仅亲自参与过炮制‘猪肉’,更是见过之前几十年各种各样的家猪野猪奇猪怪猪在这片土地上到处乱窜。
因此,只是为了给身边人弄一份工作的前提下,照着一大群‘猫’画一只像模像样的‘老虎’,轻而易举。
至于专不专业?
还是刚刚想到的,这年代,哪有什么专业?成功了,你就是专业的,失败了,那你当然就是不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