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苏杭从中看到的,却是一种故意吊人胃口的遮遮掩掩。
苏杭就觉得吧,如果需要,自己的真名啊学校啊住址啊,将来肯定都会被捅出来。
某人已经没节操了。
再然后,就是这个暑假。
只是即将过去的8月份,笔名‘参商’的少年,就有多达9篇文章登录各种报刊杂志。
可以想见,其中特意大篇幅提及了《青旭》上的《林清和许白》,并声称这篇欧·亨利风格的青春小说在广大读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数以百计读者因此给‘参商’写信,甚至还让《青旭》的销量在一月时间里翻了一倍。
好吧。
关于书信,过百是肯定的,用‘数以百计’,也不算太夸张。
至于销量。
苏杭其实也知道,因为《林清和许白》,《青旭》的销量,从上月的6000增加到本月的1万,确实接近一倍。
人家也没说谎。
然而,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紧接着,就是苏杭正式在《青旭》开通专栏的消息,并且提前预告,即将发行的9月刊,将有两篇‘参商’的最新小说同时登录《青旭》。
另外还附带某个少年作家的个人访谈,讨论参商个人创作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不为人知……
写作过程中,咱有个小秘书从旁协助,算吗?
不对。
是大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