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百万,还有差距。
接着就是10月5日那天,央视的报道,彻底改变一切。
说起来,还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如果只是一段‘心系家乡的少年作家’,苏杭的热度,最多能维持一月左右。然而,没人能想到,某个少年作家的无心插柳,一个‘送戏下乡’,将这份热度大幅拉长。
因为这份让各方‘一举三得’的设想,不仅获得了高层的关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前段时间,中原省领导赶赴河元进行实地调研后,最近,外省的调研团队也纷纷抵达某个小小的县级市,只为学习经验。
因此可以想见,调研之后,各地相关的新闻报道里,无论如何,肯定绕不开已经被央视定调的某个少年作家。
多多少少都要提几句。
只要提了,就是热度,就是关注,就是销量。
因此,在近期热度最高阶段迅速突破100万销量之后,博艺预计,《数不清的流年》,后续关注度哪怕不再那么高,也至少还能再卖出100万本,将总销量推高到200万以上的超级畅销级别。
两百万本啊。
国内同类型的图书,近些年销量达到这个级数的,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就说博艺自己。
前一年的1994年度,累计出版了37本书,总销量却只有160万本,平均每本书销量才4.3万。
《数不清的流年》,一个顶所有。
钟长林最近也因此越发庆幸当初同意了某个少年的‘预付十万’计划。
博艺给出的《数不清的流年》批发价是10元整,按照这本书未来一年内销量突破200万本计算,相当于自家出版社未来一年只凭借这一本书就将获得2000万的营收。当然,肯定还有‘应收’部分。但哪怕只是收回的部分资金,也足以支撑博艺后续的良性发展。
更何况,有了某个少年作家,博艺可不再是以前的软柿子,谁想拖欠就能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