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细节决定成败
确定入股,敲定方向,随后又开始讨论各种具体的经营事项。
目前最紧要的一件事还是扩产。
前几天电话中有过沟通,郑春已经确定了一个目标,位于工业路西边桑河南岸的嵩林酒业。
这是一家年产能力可以达到2000吨的市属酒厂,与桑河酒业一样,都是主打低端。不过,因为近些年经营不善,嵩林酒业目前每月生产白酒还不到50吨,企业300多名职工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发放白酒当做工资,自己搬回家,卖了补贴日用。
如果没有太大扭转,嵩林酒业倒闭也是迟早。
因此,市里也很希望郑春能接下嵩林酒业,算是甩掉又一个包袱,等企业活了,还能获得税收。
如果不是苏杭提醒要‘清楚明白’,郑春差点直接接管。
不过,因为双方都是有意,进度倒也不满,目前已经初步理清了嵩林酒业的基本状况,企业资产初步评估为500万元,银行贷款370万,拖欠职工工资80万元。
就是说,桑河酒业只需要出资50万,就能拿下这家酒厂,同时也需要背负相应的债务。
当然,事情不能这么简单而论。
另外,如果还有其他合适的项目,苏杭也不会错过。
当然,堪称利器的‘送戏下乡’也不会停止。
高深吗?
不高深。
“我就是觉得……”何芬想了下,没觉出来,转向儿子:“……小杭,酒厂那边贷款,那,这笔钱呢?”
因此,不说其他外省,只是中原一地,桑河酒业只要做好了,都能把自己翻滚成一个数万吨级别的一线巨头。
然后,就是成功。
记忆中无论是国外的沃尔玛,还是国内的娃娃哈,其实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