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进展了,刚刚拍到那人照片,还是和一个姑娘手挽手……当然有用,那姑娘身份特别……”
“……我知道张老板你想要的不是这些,但你想要搞臭他,让博艺失去一个摇钱树,这些就是必须的……”
“……我确实有一些想法,不过,张老板,我觉得,是这样,这边河元二中的期中考试马上就来了,那人接下来的考试成绩,我认为可以操作一下,而且,我们也不能急……”
“……为什么……张老板,现在央视报道的余波还在啊,我们太急着上去,这不是和上面对着干嘛,再等等,进入11月,等他热度再低一些,咱们做什么,事情都过去了,也不容易被人找麻烦……”
“……张老板,小心没大错……”
很是一番口舌,崔响终于说服了某个来自南郡的书商,挂掉电话,重新跑去吃了早餐,又赶到一家照相馆,把早上的胶卷洗出来,才返回附近为了长期蹲守又避免被人注意特意租来的一个小院。
只有一层的平房里屋卧室内,崔响进门,立刻看向近期的蹲守成果。
东边墙壁上,满满的照片。
苏杭父母的,洪绫的,甘欣的,陶丙立的,郑春的,二中校长俞仲怀的,苏杭班主任孟文康的……
另外还有各种线条和注释。
看着满墙的照片,崔响既是得意又是愤懑,他觉得自己天生就该吃‘无冕之王’这碗饭,如果不是那次……或许自己现在已经是闻名圈内外的王牌记者。
哪里会是今天这种落魄?
崔响没有反省自己,只是又怀才不遇了片刻,便拿出刚洗好的一叠照片,一一贴到该有的位置。
同时再加了一些注释,一些线条。
顿时就觉得明朗。
崔响不知道某些真相为何,但,就某个轰动全国的‘送戏下乡’方案来说,他下意识认为,这不该是一个16岁少年能搞出来。
更何况,对方一个月发表9篇文章,听起来也同样太假了一些。
再看眼前。
崔响觉得,自己已经大概理出了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