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见刘辩真的不怪罪自己,他直接一招“阿谀奉承”,马屁拍得干脆利落。
曹操与荀攸在一旁都看懵了,他们原以为蔡邕是耿直之人,不会擦鞋拍马,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熟络,一开口便把他们说得心服口服。
荀攸相信,即使是朝上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其口才恐怕也不及蔡邕的十之一二。
“男女之情向来讲究情投意合,朕虽是当今天子,可也不会做欺男霸女之事,既然蔡琰对朕无意,那此事便算了。”
刘辩举起酒杯喝了一口,但这酒的味道多了几分苦涩,不知为何,他内心有一股莫名的失望。
荀攸又问:“陛下,太后那边应该如何交代?”
他知道刘辩已经与何太后提立妃之事,要是何太后拒绝那还好说,但答应了的话就不好办了。
刘辩直言:“今日早朝结束后,朕就与太后说要立蔡琰为妃,太后她老人家也点头同意了。”
蔡邕禁当下一惊,刘辩可以不计较,但何太后就不一定了,毕竟她都同意立妃,但蔡琰还敢拒绝,那不是在打太后的脸吗。
刘辩看到了蔡邕脸上的惊慌,他安慰道:“蔡中郎你无须担心,太后那边由朕来应付,不会牵连到你。”
蔡邕心中愧疚不已,他感觉自己亏欠刘辩许多,刘辩不仅在卫家手上救过他,还让他官复原职,现在又在太后面前帮他说话,他实在是过意不去。
“陛下,是臣拒绝了陛下的好意,此事应由臣来承担,明日臣亲自去给太后请罪,无论太后如何责罚,臣绝无怨言!”
“蔡中郎乃我大汉栋梁,岂能为如此小事被太后责罚,你为朕处理国事,废寝忘食,这功劳牢朕记在心中,此事你无须多想,朕说帮你摆平就一定摆平。”
在刘辩心中,男女之事不过都是小事,蔡琰没有看上他,那说明他没有这个缘分,他总不能强迫蔡琰嫁给自己,真要如此,那他和卫仲道又有何区别。
蔡邕见刘辩一脸严肃,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点头同意,坐回自己的位置。
今晚宴席,曹操和荀攸本来打算帮蔡邕求情,结果他们都还没开口,事情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