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袁隗觉得此事不合适当众说,就应该退朝后私下找他。
现在这老家伙说一半不说一半,那众人肯定好奇是什么事,这不是逼着刘辩让他当众明说嘛。
刘辩只好说道:“既然事与朕有关,那就说来听听吧,也让诸位爱卿替朕参详参详。”
“是陛下,据闻陛下在后宫因为一个名叫貂蝉的女子与太后起争执,太后想驱赶此女出宫,陛下为了保护她,将她安置到蔡中郎家中,臣斗胆问陛下一句,此事可真?”
袁隗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哗然,不少人都在议论纷纷,并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向刘辩。
刘辩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原本此事只有数人知道,为何袁逢和袁隗会得知?
到袁隗竟如此大胆,把皇帝的私事当着群臣的面前议论。
早知如此,他就不把这事说出来了,他原本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果现在倒好,直接把刘辩给得罪了,要是让刘辩知道这事是他泄露出去的,恐怕得治他一个死罪。
“哼,此事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这不过是后宫之事,与爱卿无关,袁太傅又何须过问。”刘辩冷哼一声,没有正面回答。
这个时候是人都能看出刘辩不高兴,识趣之人的会立马打住,不再追问。
可袁隗是当朝太傅,是刘辩的老师,他德高望重,位高权重,有权去插手刘辩的私事,毕竟刘辩私下的管教他都能过问。
特别这次涉及到对太后的尊敬,袁隗更有理由去纠正刘辩的不孝行为。
“陛下此言差矣,正所谓女人如衣服,陛下怎能为了一个舞姬而与生母起争执,这是大不孝之举,而且陛下还将此女藏到蔡中郎家中,有违礼义廉耻,臣望陛下能够重视,并改过自身!”
袁隗言辞激昂,厉声谴责,虽然话语带着敬意,但每一句都在责备刘辩不孝不敬不耻。
群臣听此都感到汗颜,心想袁隗还真是大胆,竟敢当众责骂皇帝,这可不是谁都敢干的事情。
但在场这么多人,唯独袁隗有这个资格干,顶着“太傅”这二字,他就有权力纠正皇帝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