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闹着要立储君,但钟显龙就是不理会。
病情好转之后,这点小事根本不会被他放在心上。
储君这事,如今钟显龙心里想的就只有钟阳明这个老六。但偏偏他没有当皇帝的意思,那其他几个儿子不管谁上位都一样,只能当个傀儡。
原本钟显龙是很担心自己死后大乾要出事,但现在,他觉得谁上都一样,与其现在就立储君碍自己的眼,还不如等他死了几个儿子慢慢争。
朝堂百官吵着吵着,被大太监王默抽一鞭子便又要回到正题上。
如今朝堂三大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戎蛮入侵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草原上各种迹象已经表明这群蛮子要南下了。如何应对,如何解决,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二个,江南稳定下来了,但如何善后需要认真研究。这场大灾,死了太多人,牵扯到的事情也太多。光是那些造反的如何甄别,该杀的杀该饶的饶,如何处置也得定个章程。
第三个,则是钟阳明刚刚交给朝堂的大问题。不仅仅是关于红翎山庄与高罗,还有江湖人与朝廷之间的关系,也是时候需要研究研究了。
戎蛮的问题最严重,但其实最好解决,不外乎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部尚书虽然死了,但戎蛮经常入侵,对付起来也有经验。钟显龙只是下了圣旨,命令镇守边疆的二皇子严加防范,同时调动大量的粮草到边疆,准备接下来的战争。
说来也是钟阳明的功劳,若非他亲自出手,给江南补足了粮食,这些粮草本来是用来等江南平定之后赈灾用的。现在江南人比京城人吃得都饱,所以粮草能够省下来送到边疆了。
戎蛮的事情就这么办,不需要多做讨论。只有等真打起来之后,才能根据战局变化做出调整。
第二个问题则麻烦许多,江南总督平定了江南之患,但期间承诺了造反不再追究,不会秋后算账。这是为了快速安抚百姓而做出的妥协,实际上许多反贼在造反的时候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这些罪行如果一并赦免,老百姓其实也有怨言,说不定会让本来稳定下来的江南再次陷入泥潭之中。所以如何处置,怎么能够不违背朝廷承诺,然后又能将这些民怨消除,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当然,也有邪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