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仲义不是没见过血,不是没杀过人,他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他是从小练武,在军营里面练过几年,手上沾过血的将领。可以说,眼前这群戎蛮人没几个能比司马仲义杀过的人更多。
但问题是,司马仲义杀的都是那些无力反抗的平民。
在江南造反的一战里面,那些面黄肌瘦,连站都站不稳,手上最多只能拿根树枝的“反贼”。在这些人面前,司马仲义就是战神,手上的长刀一挥就能收割好几条性命。
他曾经以为自己真的是阵斩百人的大将,所以这场演武开始之前,他一直担心的都是如何解决钟阳明的问题,而不是担心这些戎蛮人能不能解决。
谁能想到这群戎蛮人是如此凶悍。
他们的弯刀甩过来,自己人便一个个倒下。
而司马仲义此时心里只恨那三皇子,不许他从库房里面调用步人甲。
若是亲兵都穿上步人甲,这群蛮子又怎么会是对手。
但战局可不会给他抱怨的机会,没迟疑一刻,司马仲义的亲兵就多死几个。而且,场上又不止司马仲义一个指挥官。
一共十位将领,其中有好几个都不比司马仲义官职低。
本来就是从未磨合过的士兵,此时受到攻击,指挥官们各自下令。有人加速,有人暂停,有人后撤,原本严密的方阵就散了。
他们也不是连最基本的带兵规矩都不懂,统一指挥本来说得好好的,只是负责牵头的是司马仲义。他之前到处向其他人吹嘘,钟阳明只是要个面子,让他来领兵,输了算他司马家丢脸,不会让其他人受累。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同意让他司马仲义当统帅,其他人听命行事。但后来规矩一公报,大家都知道司马仲义这蠢货搞错了,司马仲义的指挥权便名存实亡。
如今戎蛮人用投刀战术,司马仲义又一脸懵逼没有半点应对方法,其他将领顿时就下决心各自为战了。
千人队伍分散成七八个小阵型,虽然还是长枪对外,但一下子就显得弱势起来。
看到这个情况,戎蛮的百夫长更加兴奋,下达命令的速度更快。
就算没有坐骑,戎蛮人的机动性还是比长枪方阵灵活得多。只不过片刻,大乾军队的阵型就彻底散乱,就连老百姓都看得出来不对劲。
怎么大乾的士兵看起来如此不堪一击,连戎蛮人都没碰到,自己人就死了这么多,而且整齐的阵型都乱了,那些将领还什么都不做,跟个傻子一样。
嘘声四起,甚至有老百姓愤怒地骂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