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听着吕公着的话,虽然没有领悟到吕公着的用意,却也都赞同。
毕竟,现在御史台全是新党,让她们也多少有些不舒服,掺点沙子进去,似乎是个好主意!
太皇太后便问道:“学士可有君子人物举荐?”
吕公着悄悄的趁着这个机会,瞥了一眼那位端坐在御座上的少主。
没有发现这位少主有要说话、表态的迹象。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但内心依旧是忐忑的。
只能试探着奏道:“天下正人君子,老臣以为莫如郑侠!”
两宫听着,都是欣慰的点点头,正要赞同。
就听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来:“郑侠不可!”
吕公着连忙持芴谢罪:“臣斗胆……”
两宫则不由得问道:“为何?”
赵煦道:“回禀太母、母后,朕曾在福宁殿里见过父皇批示:郑侠过于刚正,不可用为大臣,用则易损也!”
两宫若有所思。
太皇太后问道:“官家是在那一封奏疏上看到的?”
“回太母,是元丰七年六月答观文殿学士孙固奏疏……”
孙固是元老,如今人就在京城。
最重要的是,这种事情只要一查存档就知道。
于是,殿中寂静。
吕公着更是深深的吁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