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司马光去陈州,程序性的做上三五个月知州,他和吕公着日后再想想办法,让司马光回京。
韩绛很清楚,无论如何,司马光都是大行皇帝钦点的少主师保!
少主对他看上去也很尊重。
所以体面必须给!
再怎么样,抬也得把他抬进三省两府之中!
原因?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两宫的颜面!
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名声着想!
要知道,汴京城里的闲汉措大们,可是最擅长政治联想的群体。
瓦子里的人,甚至敢悄悄谈论斧声烛影、熙陵幸小周后一类的谣言。
特别是后者,说的绘声绘色,好似亲临现场一般。
有些家伙甚至连小周后当时的神色和心理,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司马光天下知名,一部《资治通鉴》让其享誉四方。
大行皇帝亲自点了他的名,让他为少主师保。
若他不能拜为执政。
以后天下人会议论的,会怀疑是他们这些人,在两宫面前排挤、打压、攻讦司马光。
这种名声一旦沾上,子孙都会受累。
少主长大了,说不定也可能听说这些事情,反过来怀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