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朝廷的官位位置几乎已经补齐,除了一甲的三人,其余人都被分配到大夏的各地。
有的是一县之长,也有的负责在州郡担任小官吏。
当然这只不过暂时,现在的大夏朝堂每年都会考察功绩,到了一定的时间会进行官场上的调动。
不会再有像以前那般一个位置坐到死,堵住后面人的事情。
朝中不少就是因此晋升到了中枢。
而且科举开始之前也明确的有说明,甚至表现不好的还会辞退回原籍,担任当地的教习先生。
只不过较为耐人寻味的是武照的官职。
杨昭这次改卷秉持着公正的态度,对于她能够考到这一成绩,也是极为意外。
科举前五十名的卷子除了杨昭第一次批阅之外,还交给齐治平等人再重新批阅,最终才出的排名。
所以当杨昭与其余人分配官职的时候犯了难,毕竟从未有女子当官的缘故。
无论是放在哪里都有些别扭,最终杨昭拍板决定,让其留任京城,担任翰林院的兰台郎(唐代官职,校勘典籍)一职,从六品的官职。
第一届因为火线上任,所以官职都略高,大多是正四品,如今除了状元的从五品,其余人都是正六品或者从六品,三十名开外的,都是七品。
武照的这官职在前十人里面算是低了一点,但是好在是留任京城,而且还是个清水衙门。
不比其他人那般,做出功绩便可晋升,恐怕会在这个位置多待几年。
众人因此也没什么意见,之后便是退朝了。
除了老官员们恭贺新晋的官员,还有唠唠家常,毕竟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官宦世家出身,多少有些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