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正,人心正。”
“法不正,人心也就散了。”
“再想斧正回来,花费的时间精力,可就太多了。”
“始皇掌权之初,曾尝试恢复什伍连坐,但遭到了朝野一阵反对,甚至地方也有人跟着反对,最终始皇做出了妥协。”
“贵胄大族们反对,情有可原,毕竟他们非但没了封地,还要与民同法,自然是满心不愿,但底层庶民有得无失,何乐而不为?却也跟着贵胄大族起哄,这便足见朝廷对底层控制减弱了,底层已能为朝廷之外的人惑乱,心无定见。”
“法制的崩坏。”
“最终也致使了军功爵制的崩坏。”
“两者实是休戚与共。”
“商鞅是一个毫无人性的人。”
“他定下的这套军功爵制以及法制,完全就是在逼着底层去拼命,但商鞅的法制下,却有一个明文规定,就是有爵位的人,在犯法之后可以减轻一定的罪罚。”
“因而商鞅变法后,秦人人人奋勇杀敌。”
“我若没记错。”
“商鞅变法前,曾跟秦孝公有过一段对话,其中便讲到。”
“法不能变?不能缓?不能减?不能特赦?”
“答案都是不能!”
“因为商鞅构建的这套体系,是相对完备的体系,就是靠功赏激发底层的斗志,让底层愿意去奋斗去付出,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商鞅的法是很严苛甚至是严峻的。”
“为何?”
“这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