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
扶苏好奇的打量了棋布几眼,问道:“先生此话是何意?”
嵇恒平静道:“我前面所说,的确是大秦今后要做的,但何时去做,却是并不取决于朝廷,而是取决于天下形势,若是形势不变,则没有使用的机会,若是天下有变,则可顺势而为。”
“顺天应时,依人依力胜!”
“朝廷再想如盐铁这般出手已不太可能了。”
“这是为何?”扶苏躬身求问。
他知道其中阻力不小,但嵇恒这话,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
朝廷就不能主动力推?
嵇恒淡淡道:“之前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针对的商贾,商贾地位低贱,不为世人在乎,所以才能成功,即便如此,针对商贾的火,同样烧到了官吏头上,这岂会不让官吏心生警惕?”
“世上大多官吏都不喜变化。”
“一旦生出了变化,就要多出很多事端,也会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舒适区,你在处理盐铁之事时,恐应该有所察觉。”
“官府有着极强的惰性。”
“而我前面提出的办法,牵扯其中的只会更多。”
“士人、官吏、贵族,无一例外,都会被卷入到这场漩涡之中,受到的各方阻力又岂会小?”
“阻力空前,想推行又谈何容易?”
“穷则生变,变则通,通则达。”
“大秦今后想要改变,唯有真到行穷时了。”
胡亥道:“嵇恒,你这话是不是有些言重了?大秦何时需看朝臣脸色了?只要父皇下令,朝臣又岂敢不从?”
嵇恒轻笑一声,摇头道:“下令的确做得到,但落实呢?”
“落实靠的是大小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