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到来,跟胡亥前来,气势截然不同。
扶苏身为大秦储君,身上的威势是很重的,尤其扶苏似早就有了想法,他根本就无力招架,也不能去反抗,只能听之任之,只是这一步步退让之下,却是避让了太多,也舍弃了太多,眼下他对士官退伍之事已完全没有插手的余地了。
此事也彻底交由扶苏掌控。
最终军中会变成何模样,已完全不由他说了算。
赵佗凝声道:“殿下这次是有备而来,只怕军中短时难以安稳,而等到此事结束,恐军中中下层会大变样,到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也不知是好是坏,但瓯越的确的实力的确太弱了,即便军队生出一些变动,也依旧不是大军的一合之敌,正是因为此,殿下才敢对军队动手。”
“只是.”
“殿下这次会做到何地步呢?”
赵佗也不清楚。
他对扶苏知之甚少。
但扶苏却好似对南海很清楚,不仅很刺骨的说出了扬粤新道,这条中原跟南海连接的命道,还有意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办法,改善南海目前的恶劣环境,让来到南海的士卒能够减少抵触,这种小动作造成大影响的举措,其实并不常见。
赵佗想了想。
最终把心神放在了一人身上。
杨翁子。
他现在越发笃定当初给胡亥投书的人是杨翁子了。
因为也只有杨翁子有此动机,杨翁子出身杨氏,杨氏在大秦家世很显赫,仅次于蒙氏、冯氏等显赫家族,甚至已明显衰败的王氏,都已不再杨氏之上,杨氏整个家族也可谓人丁兴旺。
朝堂有杨端和,军中中青有杨翁子,杨熊等人。
其下还有杨喜、杨武等人。
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