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祭坛下的人头滚滚,就是他们的下场……
淮州的情况跟江州差不多,在方届的配合下,淮州官员也皆是考成遴选出的干吏,同样是以戴罪之身留任。
如此需要新派官员不多,尽可能的维持原状,以免生出乱子。
这是很大胆的安排,也只有关宁这种特立独行的皇帝才能做出来!
当然,关宁也有自己的判断,暗卫已经上呈了一份详实的折子,让他知道详情。
关宁能察觉到陆正渊确实没有私心,他只是想让江淮好,这是他的心血,不能付之东流……
就如同大宁一样,关宁能够感同身受。
在离开的前日,关宁又召集了江淮两地的富商大族……
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大佬们听闻陛下召见,吓得腿都不发软。
可在见面之后,却颇感意外,陛下并未如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吃人不吐骨头,反而还很和善。
在议事中提及到很多经商之道,发展要义,还让他们提意见提要求。
陛下说的都是大白话,直接了当,根本无需琢磨,还鼓励他们走出去……离开江淮远去别州,还可以去魏国,去梁国!
这两个国家都有大宁的国土,是做生意的好去处……
陛下的亲切和善逐渐让他们放松,不像皇帝和子民那般拘束,倒像是共谋商道的洽谈。
只有在临行时,才是提及了一句,好好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