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比起“成军”较早的“伪满洲国军队”来,同为“伪军”中的老资格,“伪蒙军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也曾上蹿下跳。1936年11月,由日本人担任顾问的伪蒙军队,以5000人的规模向绥远地区发起进攻。
但这支部队却遭到国民党35军的迎头痛击,连日本顾问身上的关东军电台密码本,都成了35军的战利品。五天后,35军将士冒雪出击,一举端掉伪蒙政权的基地百灵庙,取得“百灵庙大捷”。自此后,这支曾猖狂的伪军,基本老实了。
至于包括“伪华北临时政府”“汪伪政权”等傀儡政权名下的“伪军”,战斗力则让人无语。特别是在日寇对根据地的“扫荡”“清乡”里,他们主要的角色,就是为虎作伥。
比如在华北地区,日寇修筑了11860公里的封锁沟,长度是万里长城的六倍。这条封锁沟上的每一个堡垒据点,基本都是由“伪军”来看护,至于战斗力?也就是能欺负欺负老百姓。
而且和“伪满洲国军队”等伪军比起来,“汪伪政权”“伪华北临时政府”的伪军成分,更是鱼龙混杂。
特别是抗战相持阶段,这些“伪军”更进入了“黄金时代”。由于敌后抗战的百万国民党军队,在日军扫荡下稀里哗啦。大批曾号称“抗战到底”的“国军男儿”,摇身一变就成了伪军,紧接着就把枪口对准了抗日队伍。
这其中甚至还包括“庞炳勋部”等抗战英雄部队,“降官如潮”的丑态,是自称“抗战主力”的国民政府,永远洗不白的耻辱一幕。
这么一帮连信仰都可以背叛的墙头草,战斗力也是可以想。所以抗战时代,敌后抗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瓦解伪军”。
特别是到了抗战晚期,敌后抗战部队还开展了“叫子索夫”运动,组织伪军家属喊话,催促伪军士兵迷途知返。相关的民歌民谣,更在敌占区大量流传。
除此之外,还采用了“生死簿”战术,发动群众提供情报,把伪军的情况记录在案,根据作恶程度区别对待。整个抗战时代,先后有18万伪军“反正”,脱掉“狗皮”重新做人。
而南昌城外的这批伪军,其实就属于最差劲的一批。当然,他还是有一点良心的,也和周围的抗日部队有不浅的联系,就是胆子很小。
林一凡面前,小头目的脚步越走越快,心里还忍不住开始幻想起来,身后的这个日军少佐的做派气势,一定不是什么普通军官,自己这次把他迎回城中,怎么也算是立功了,要是能借机把上头的人弄下来,拿自己必然能取而代之。
小头目越想越美滋滋,殊不知自己的如意算盘正遂了林一凡的意,林一凡就是把他当成了进城的急先锋,借助他们打头阵,这样他才能顺利带人混入城中,他可没有鬼子的那些鬼证件能拿出来检查的。
因为驻扎在南昌城内的日军大部分都被岗村宁次调到湘北战场去了,因此城门口处值防的都是清一色的二鬼子,只有城头上有两个鬼子兵负责看着他们,但是都躺在上面睡大觉,根本懒得下来瞧上一眼。
小头目带着林一凡等人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城门口的伪军们看到后,皱着眉头端起了枪,不悦地喝道:“杨老二,你干什么呢?”
语气很是不善,显然是和这个叫杨老二的伪军小头目非常不对付的。
杨老二丝毫不惧,反而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那两个拦路的伪军没想到他会是这个态度,先是一愣,还没来得反应过来吗,就被杨老二左右开弓,分别往两人脸上重重地扇了一巴掌,一边用力扇,一边大声骂道:
“两个死杂种!你们知道你们拦的是谁吗?小命不要了就滚一边死去,耽误了太君的大事,你们十条烂命也不够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