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按照军队的要求,十人或者十五人,成群结队开展行动,因为吃饱了饭,还是为了打鬼子,这些民夫干活十分卖力,效率也非常之高,整个安营扎寨的场地上,皆是一片热火朝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种自家的地呢!
到了第二天晚上,国军大军的营寨刚刚落成,部署在外围警戒的兵力也随即大幅撤回营中,原本一直示弱的山崎四郎果然派出了士兵夜袭,但被早有准备,又占着海军之利的国军大军直接挫败了。
这其实也是山崎四郎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国军的海军优势使得近在咫尺的繁昌县成为了一座孤城,没有十足的胜利把握,他根本不敢派出兵力,否则很容易就会全军覆没。
而在国军大军刚刚扎营,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便是最好的机会,只是山崎四郎还不知道他面对的是怎么样的对手,这种他认为的机会,根本是抓不住的。
“利刃特战队”和“飞虎特战队”早就已经行动了起来,合肥和芜湖城中有一点风吹草动,林一凡都能及时接收到。最关键的是,国军是经过长期夜战训练的,选择夜袭对于日军来说,无疑是一次失败的决策。
不过,国军大军毕竟刚刚进抵,林一凡也不敢疏忽大意,没有采取所谓诱敌深入的策略。
于是乎,山崎四郎的夜袭兵马刚刚出城,就被国军夜袭了,可谓是出师未捷。一直受到溃逃会合肥的江口太郎所部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军大军心生畏惧的山崎四郎,自然是选择了紧急撤兵,及时止损。
只是,山崎四郎虽然也早有准备,城中部署有数支军队接应,但这些日军仓皇撤退的过程中,还是免不得损失了数百士兵,最后完完全全就是狼狈不堪,灰头土脸地退回了城中。
而经此一战之后,随着大营地巩固,周边工事的修建,国军大军便算是在芜湖段长江西岸彻底站稳了脚跟。
随后,国军各部也立马行动了起来,孔森和张卫国合力,以两个团,新海军两部,近三干士兵,二十四门火炮的军力,只花了半天一夜便拿下了芜湖城的西面门户繁昌县。
当然,这只是心理上的施压,对日军的士气进行打击,南下支援的关东军援兵一到,战场不可能守繁昌县,那毫无意义。西岸并不是他预设的战场,在那里不仅关东军无法展开,他也无法展开,还会腹背受敌,使得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
与此同时,和主力大军同时行动的西线新三十五师两干余名老兵和七干余新兵,此时也已经在赵华泰的统领下,驻守在了繁昌县城,紧接着便是休整大军,指挥新兵巩固城防。
赵华泰接到的命令就是这个,他虽然知道这一步的战略目的,但是并不认为日军会如此冒险,只是军令如山,他不得不执行。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面,他要做的就是在城中训练大军,然后等待参谋总部调遣的军令了。除此之外,不能擅自进行任何军事行动。
而随着新海军控制了长江沿岸中上游,新三十五师和大营营寨的后勤补给也变成了舰艇统一运送。除了不时出现的日军哨兵之外,一切都在参谋总部的计划之内。
但这也不足为虑,飞虎特战队在前线战场上大显身手,他们的侦察技巧,搏杀技能,以及团队合作本领更胜一筹,在和日军小股关东军的交战中胜多败少,人数上还占着优势,在林一凡领军抵达之前,山崎四郎统领的芜湖守军,便已经成为了半个瞎子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