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将军名叫汪德臣,看名字似乎是汉人,但其实是鞑靼人,他的官衔是巩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总帅,也是这次进攻钓鱼城之战的前锋大将。
二十万蒙古军,真正的蒙古人其实很少,大部分是来自北方和原地区的汉人以及南宋降军,他们比草原上的蒙古人更能适应四川盆地的气候,更熟悉水上和山地作战。
号角长鸣,战鼓敲响,无数船只木筏趁着枯水期渡过嘉陵江,登上江岸,排兵布阵,整顿军马。
号角惊动了刘骁,他很快意识到王坚所言不虚,钓鱼城即将面临一场血战,而且自己所处的位置正是战场,他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逃回去等战斗结束再回来,二是亲眼目睹一场冷兵器战争。
最终刘骁还是没能抗拒后者的诱惑力,反正钓鱼城并不是被攻克的,也就是说敌人会输,那还有啥可担心的,他背起尼龙包,带着百姓们向城门走去,身后传来的是铁蹄铮铮。
宋人擅长攻城守城,又仗着地利,只管让敌人来攻便是,此时王坚已经得到报告,亲自来镇西门督战。
王坚在镇西门敌楼上见到了刘骁,白龙王正从一个长条形黑色包里取出一把怪异的东西,像弓,但是和他认识的弓大相径庭,弓体似乎是铁的,弓弦好几道,还有上下滑轮,以及很多说不上名堂的配件。
至于箭矢他是认识的,这次的箭和上次不同,更长,更重,箭镞更加锋利。
“这张弓叫什么名字?”王坚身为武人,对弓箭有一种天然的热爱,第感告诉他,这张弓也许会立下汗马功劳。
刘骁心说一把淘宝上几千块钱买的弓能有什么名字,但他还是急生智临时取了个名字。
“将军,它叫破风。”刘骁严肃道。
“破风,好名字。”王坚也严肃点头,两人在这闲聊弓箭,镇西门外的平地上,蒙古军已经在列队了,数千铁甲森严排列,长枪如林,旌旗蔽日。
也许是为了缓解将士们的紧张情绪,王坚继续谈笑风生:“为何叫破风?”
刘骁说:“被它射的人,即使当场不死,也会得破伤风挂掉。”
王坚哈哈大笑,轻松的情绪传给了将士们,有白龙王坐镇,区区鞑子,何足挂齿。
汪德臣听到城墙上的刺耳笑声,不由得大怒,他知道对岸有人在关注着这场战斗,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蒙古国的大汗,孛儿只斤.蒙哥。
所以,这场仗只能赢不能输,还要赢得漂亮才行,汪德臣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领,四川有一半是他打下的,他不但擅长用兵,还会使用攻心战术,经他劝降的宋将不在少数。
所以汪德臣决定故技重施,劝降王坚,他制止想跟过来的亲兵,单骑上前,但和城门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站在即便是宋军的床弩也射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