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有一计。”胡懋林说,“主公这次可以借马大人的名头一用,但货物不能太太多,拿些样品到临安,有人愿意收,让他们到合州自行提货便是,沿途打点他们自理,赚多赚少,各凭本事。”
“好办法。”刘骁大喜,抛了一个可乐罐到胡懋林手里,“赏你的。”
“谢主公。”胡懋林诚惶诚恐,将可乐罐收藏起来,没开封的可乐,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
一根木天线架设在白龙庙的瞭望台上,本来想把天线拉到钓鱼山上的,但是考虑到耗用电线长度可观,就放弃了,反正使用天波也无需计较天线的绝对高度。
短波机试用成功,一台装在签押房,一台装在船上,通话清晰,相隔百里就像在面前一般。
经过一番交涉,马千痛快答应使用自己的名义,还派了五十名士兵随行护卫,马伯求太年轻,又让吕越礼陪同进京。
官船上用灯笼和旗帜,牌子显示乘客的身份,宋朝官制繁琐,有本官,差遣,散官、勋官、职贴等,最重要的是本官和差遣,本官代表级别,差遣代表实权,马千的本官是兵部侍郎,差遣是权知合州军州事,光禄大夫,从三品大员,压制沿途税务是够了的。
刘骁运过来的最后一件货物是金属加工厂那边刚出炉的好玩意,一套盔甲,一把刀,都是爷爷刘解放亲手打造的。
刀是上回见过的所谓戚家刀,其实就是一柄细长版雁翎刀,裸装,刀条拿过来自有这边的匠人连夜制造装具。
值得一提的是这身盔甲,仿造的是越野摩托车护甲,基础部分用的是莱卡高强度弹力网眼布和凯夫拉纤维,护甲片采用的是高温淬火冷轧钢板和高密度发泡胶,穿上紧凑合体,跑跳轻松,比宋军制式盔甲和普通防暴护甲的效果都好。
一切准备就绪,再过十天就是新年,现在是长江枯水期,行船缓慢,根据老船家估算,从合川到临安,差不多要一个月时间,这还要考虑到船只大小,载货轻重,沿途补给等情况,官船会相对快些,紧赶慢赶,能在上元节抵达临安。
上元节就是元宵节,也是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里的故事背景,宋朝人民最爱的节日之一,连天子都会与民同乐,白龙必须在上元节抵达临安,才能制造出最大的轰动效应。
船队已经备好,包含客船一艘,战船一艘,货船一艘,这是尽量精简之后的规模,船队规模太大,效率就低,速度就慢,但太小也不行,必要的货物都没地方搁。
万里关山,官兵土匪税务司,都是要命的拦路虎,到了临安说不定还要打群架,不带点兵随行是不行的,侍女小厮厨子也是必备的,还有到了临安之后,需要一个熟悉当地的幕僚,于是去临安的名额成了龙潭寨人们争夺的目标。
最终刘骁做出决定,带胡懋林,武带于化龙,随身勤务人员慧娘和狗子就行,王洛嘉留下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