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刘骁找到答案了:“是因为训练不行,拿着枪就跟烧火棍一样。”
王老师说:“技术不行嘛,所以打不过,就像你一个年轻力壮小伙子,未必打得过退休的拳击冠军一样,训练程度和经验不在一个水平上。”
刘骁这才意识到王老师在教育自己,切不可仗着有洋枪就忽略了训练。
“我一定会刻苦训练他们的。”
“练得再好,如果掌握在庸才手里,依然会吃败仗。”王老师说,“比如对手诱敌深入,在一个暴雨天气把你的部队引到峡谷里,居高临下一顿石头猛砸,就能把你的火枪队消灭掉,这就是法的问题。”
刘骁说:“我懂了,法就是方法论,再好的武器,再精湛的技术,用的不得法,也会输。”
王老师说:“再退一步,一个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将领,带着训练有素的火枪队,就能一直打胜仗么?”
刘骁说:“能吧?”
王老师笑道:“你自己都不相信,如果这支火枪队一直被拖欠军饷,有功不赏,有错不罚,军队高层腐化贪污,朝大臣勾心斗角,再加上一个傻子皇帝,你觉得这支火枪队还有多少精气神?”
刘骁心说这不就是南宋的实际情况么。
“这就是道的问题,你可以理解为道路的道,走在错误的道路上,是永远无法抵达终点的,也可以理解为更深的含义,公理、正义、明的先进,制度的优越,都是道。”王老师说道。
刘骁说:“我糊涂了,正确的道到底在哪一边,是宋,还是元?”
王老师说:“这就要你自己思考了,毕竟我们都是从历史献里去找答案,而你本人就在答案。”
……
龙潭镇有了一个小型军工厂,这个军器作坊一不打造盔甲刀枪,二不制造弓弩箭矢,主要业务是来料加工,组装火枪,从枪身枪管到帆布背带,全都是“进口货”,工匠们按照流程将部件装备为成品,数百支钢铁与实木结合的完美军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刘骁在校场练兵,这块平地是为打谷场预留的,平时就当校场用,这会儿场地上正有三百个穿着统一制服的汉子正在走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