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哲的亲生妈妈在生下于哲不久,就出国打工,结果在国外遇到了一个男人。
两个人于是各自回家,离了婚,重新组成了家庭。
于松林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了三年。当时有很多人给于松林介绍女朋友,于松林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后来遇到亭子,温柔善良的亭子觉得于松林的遭遇很可怜,接触下来,又觉得这个男人的脾气秉性都不,渐渐的产生了感情。
相识一年后,两个人同居在了一起。
亭子的父母知道亭子和一个离异的男人谈恋爱,气急败坏的找了来,结果一向温婉听话的亭子这次却没让父母满意,固执的一定要和于松林在一起。
父母以死相逼也没能改变亭子的决定,索性告诉她,和她断绝关系,负气而去。
后来亭子和于松林结婚,父母还是来参加了婚礼,并且象征性的给了亭子一些嫁妆钱,亭子和父母的关系就此解冻。
再后来有了女儿,父母喜欢外孙女喜欢得不得了,干脆在女儿家附近买了房子,方便互相照应。
于松林和亭子结婚以后,他的儿子一直跟随于松林的父母生活,于松林和亭子每月给付生活费。
这个孩子并没有好好的读书,大概,也是因为家里人也没有很看重这个孩子读书好坏与否吧。
现在于哲长大了,有了一份汽车销售的工作,也有了女朋友,生活过得也还可以。
于哲自己工作以后,很少跟于松林联系,除非是家里有什么事,或者于哲的爷爷奶奶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和父亲打电话。
亭子转身看着于松林:“他怎么了?”
于松林头更低了,低声说:“他说,他要结婚。”
亭子心里紧了一下,果然,跟亭子想的一样,是要钱的意思。
亭子接着问于松林:“他今年不是才22岁吗?干嘛结那么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