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他们抬头,却看到了在太子对面偏下的台阶上,坐着应该在北平养伤的皇太孙。
这下原本心中有些猜测的文武百官,更加肯定了宝钞这件事,是皇太孙一手策划的。
不然作为太孙殿下,不可能不顾伤情赶回金陵主持大局。
这件事牵连的人实在太多了,太子爷又是一个心善的人,只要不是影响国家局势的问题,太子爷都很好说话。
但偏偏这件事是以老爷子的名义下达的圣旨,太子爷就算是有心想放过众人,也不敢擅自做决定。
太子爷放不了人,下面的人肯定无心政事,朝廷办事效率肯定会有影响。
如今北方还在打仗,朝廷这边办事效率下降了,肯定会影响到北边。
所以能管住事儿,能替老爷子做决定的皇太孙回来了。
按照规矩行礼问安后,文武百官站立两旁,等待着今天要商量的事情。
古代朝廷开朝会,除了突发事件外,大部分都是奏章汇报的事情,掌权者无法一个人决定,就拿出来跟大家商量。
像电视上演的那样一件一件的汇报,然后大家当场解决的情况,其实是根本不会发生的。
按照明朝朝廷做事程序。
各地方的奏章会先送到内阁,内阁会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分配给各个衙门。
各衙门能处理了就处理掉,处理不了了,再跟阁老商量,阁老们要是意见不同,就会把皮球踢给皇帝。
皇帝能处理就处理,处理不了了,就开会大家一起商量。
不过这其中有些奏章是例外。
比如说灾情边关急报等一类的奏章,不用走这些程序,经过检查后,就可以直接呈送到皇帝那里。
今天要商量什么事,朱瞻圭并不太清楚。
他身体还没好,老爹朱胖胖怕他累着,不让他问这些事情,让其只要负责宝钞事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