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之口才并不算好,但皆是切身体会,贵在真实。讲到道人出现,引起天狗吞日般奇景和飞萤入体,数万兵甲皆倒穿心而亡时。
饶是楚子期这等定力和心性,也忍不住倒抽凉气。
楚子期初时聆听,还时不时或评价一句、或提问询问细节。听到天狗吞日之后,就不再言语;越往后听,脸色就越发沉重。
这已不是人力所能及,也不是人力所能为之抗衡。
这超出了他认知的极限,甚至超过了从军多年的想象力的极限。
楚子期最担忧的是,此次兵败麾下精锐全军覆没,汉水国兵力已经遭受重创,与金汤国攻守平衡已经被打破,但仍有希望,还有回旋和努力的余地。
他不是没有打过败仗,人们都说他善胜,其实在他军旅生涯的前中期,他是一个善败的将军,他善于在败中保存实力,他善于在败中收集敌情,复盘总结。所以往往才能败中求胜,先败后胜。
所以他在不断的胜与败中思考,增长智慧,在不断的胜败中磨砺心性成长。才成为了一个善胜的将军;今日世人眼中的常胜的征西大元帅。
他不惧任何一个人,
因为人就会有弱点,有弱点就可以击败。
有的人的弱点在于性格,有的人的弱点在于外物
就算一个不会被轻易抓住弱点的人,他自信也能堂堂正正地以自己对战场的认知和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上取胜。
他在不惑之年已经真正的不惑。
但前提那个对手得是一个“人”。
那个拥有、或者是引动天地之威的道人,显然已经不是他认知里的“人”。
经验,智慧,勇气,与这种伟力相比,已经没有了意义。
这满地的尸身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终于明白于昕为什么不到三十,便战不胜,连战连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