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见到太子前来,赶紧抢上几步,给李治跪下行礼,而惠正见了太子,同样大感兴奋,他是出家人,只拜佛祖,不拜凡人,不象狄仁杰那样,需要跪倒磕头,但他仍走上前来,毕恭毕敬地双掌合什,给李治弯腰行礼。惠正做什么,有难便做什么,他跟在惠正的后面,大念阿弥陀佛!
只有唐玄奘,他高高地坐在法坛上,也就是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组成的简陋法坛,他坐着没动,只是屁股在椅子上欠了欠,双掌合什,冲李治高诵佛号,便算行过礼了。
李治摆手道:“免了,不必多礼。”他抬头看向唐玄奘,心想:“这个和尚,好大的架子,见了我,竟然大大咧咧的不下来,我站着他坐着,我还得扬头看他,当真岂有此理!”
王平安示意狄仁杰起来,上前拉过狄仁杰的手,冲李治道:“殿下,这名士子很有耐性啊,竟然在寒天冻地里,听讲真经,如此心性,可不是一般的士子能够有的啊!”
李治的目光从唐玄奘的身上,转到了狄仁杰的身上,他见这个少年人长得很是齐整,可能算得上是一表人材,又听王平安夸他,便点了点头,感觉好象在哪里见过这士子,有点印象,但有点印象的人多了,他一时却想不起这人是谁来。
李治道:“是啊,果真是很在耐性的一个人!”顺着王平安的话,随口夸了一句。
王平安抓住机会,笑道:“原来殿下也看出他有耐心来了,那他一定就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了。你叫什么名字,履历如何,说给太子殿下听听。”
狄仁杰咽下口唾沫,心中明白,这是大哥让自己在太子面前露露脸啊,这种时候,可不能装谦虚,得使劲吹着唠!
狄仁杰道:“太子殿下,草民狄仁杰,并州人氏,是要参加今科大考的士子,借宿在灵感寺中。”
李治哦了声,点头道:“原来是并州人,怪不得你的口音孤听起来很感亲切。”并州离太原很近,而大唐朝就是在太原发的家,所以不管是朝中,还是宫里都有很多操太原口音的人,李治听得习惯了。
不过操这种口音的人多了,感到亲切是一回事,但要是因为口音这点小事,就把狄仁杰当成个人物,那可就不太现实了!
李治慢慢向前走去,想和唐玄奘说几句话。
王平安却又道:“狄仁杰你的履历如何,说出来听听。不过看你年纪轻轻的,怕也没什么履历好说,在家里放羊打猪草这种事,就不要当履历来说了!”
李治呵呵一笑,回过头来,道:“放羊打猪草,这种农活哪可能会当履历来说。”
李伊人和武媚娘也都笑了。李伊人忽然道:“你叫狄仁杰?我好象见过你,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