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水县招商工作纪实登上省报经济专版的第二天,临水县纪委、检察院、审计局组成的工作组进驻了县财政局,检查每一笔涉招商项目的财务拨款。
县土地局、建设局、规划局组建的工程检查组,也进入了各个项目工地现场,对所有的工地项目进行质量评估。
当天全县各级干部人心惶惶,有关系在市里的,都到处打电话求证求援,没有关系的也到处乱问。
张政禹还是在政府门口的夜宵摊上,截住了来吃夜宵的费建国,才弄明白整件事的始末。
孙重安撂了,很没出息的撂了,被移交纪委以后,他根本没撑过48小时,就把整条使用不合格建材的利益链全部翻了出来,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将他移交到检察院起诉。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涉后,孙重安交代了整条利益链条。
可不说便罢,这一交代竟又捅出一个天大的窟窿来。
根据孙重安的供述,临江县委原书记,现任江东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主任黄权,在里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黄权是唐璐志后一届担任的县委书记,当年因为引进磷石膏厂,用极低的补偿金占用了农民的耕地,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信访事件。
最后市委决定黄权不再担任临江县委书记,转任市人大科教文卫工委主任,彻底给他放到了一个养老的闲职上。
而黄权得知自己要被调走,连夜召开常委会,强行突击提拔了正科、副科级干部八十余人,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布全县的各个部办委局。
因此,黄权虽然人不在临水,但余威尚在。
今年得知临水大搞招商工程建设后,黄权安排自己的弟弟,连夜从邻省采购了大量的建材,并且授意自己的旧部们有倾向性地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并且对违规分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这批没有任何生产批文、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建材,就以数倍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流入了临水县各个项目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