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aniprssivisrr),又称两极情绪违常(BiparAfftivDisrr,或biparisrr),属于情绪病的一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被归类于第一轴违常。ICD-10编号F31。一般而言是指个体有时出现忧郁的症状,有时又出现狂躁的症状。情感障碍或心境障碍(biparisrr),也就是说个体会出现两极的情绪反应,一为狂躁,另一为忧郁。当个体在狂躁阶段,其出现的特征为情绪异常兴奋、自我膨胀,睡眠时数减少,非常健谈、多话,常常是滔滔不绝讲个没完,另外他们的思考或想法也经常跳来跳去,称之为跳跃性思考(fightfias),易分心,在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常常疯狂购物,而不管价钱多少等失控行为特征。当个体处于忧郁的阶段,其特征又显示出心情沮丧低沈、对任何事缺乏反应或兴趣、体重改变、产生睡眠困扰、缺乏活力、负向的认知或看法等等的特征。
为什么会患有这类疾病呢?一个人的基因生化以及环境因子都在疾病的发作及愈后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脚色。现有理论倾向于有些个体先天即比较容易发生脑部化学物质不平衡的现象(和遗传相关),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只是促使发病的近因,所以躁郁症患者的手足和子女有较高罹患躁郁症的比例。
纵使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经验过情绪上的起起落落,这和躁郁症的情绪起伏并不相同。后者不论是在情绪强度或是持续时间上,都比一般的情绪起伏极端许多。
躁病
*情绪过度兴奋、愉悦。
*精力充沛,不觉得需要睡眠。
*易怒、喜争论,易与人起冲突。
*过分慷慨、热心,乱花钱。
*自认能力很强或具超能力。
郁病
*情绪低落,表情忧愁。
*失眠、早醒或易惊醒。
*食欲减少、性兴趣减退。
*反应迟钝、动作减少。
*绝望、有罪恶感。
*有自杀意念或企图。
1.躯体疾病
可能与躁狂、抑郁发作有关的躯体疾病种类众多,临床上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及精神症状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之间的关系加以鉴别。此外,某些躯体疾病的治疗药物也可诱发躁狂或抑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