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海低头在看那份配方,没有注意他的表情。
“你跟倪天养见面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这份配方,将它完整地交到了你的手上?”荆南海问。
“正是。”许问毫不犹豫地回答,以为他是在确认这份配方的所有权,“邓玉宝能将它抄得一字不差,定然花了不少功夫。所以他也能准确地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用途。但倪天养跟我一起工作多日,对三合土以及石灰水泥的了解绝非虚假,这个我绝对能作证。”
“这是小问题。”荆南海不怎么在意,“这东西既然是他做的,那肯定不会只有这一套配方。各类手稿草稿,肯定都是齐全的。这个一查便明,做不得半点虚假。”
“正是。”许问点头,松了口气。
“他既然设计出了这份新配方,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惊人突破。水泥的配方,是谁想出来的?”荆南海问。
“我拿出思路,与他一起完成实物。他在实际操作上经验非常丰富,我远不如他。”许问实话实说。
水泥和回转窑的设计当然是好的,但要怎么用这个年代的方式实现,许问还真远没有倪天养擅长。
如果不是倪天养全力以赴地帮助,当然还有悦木轩全力配合,他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水泥的实物拿出来。
更别提,还有用来搭建新城烫样的这么多机械工具……
恰好,荆南海此时在与他看着同样的方向:“这些机关,可以批量生产,用在日常工程中吗?”
“有一部分在特殊环境下可以。用人力或者水力驱动,达到更大的功率。但有一些是专为了这些竞选准备的,很难普及。”许问说。
他说的当然是那些以发条驱动的部分机关。当初天云山上那些也好,还有现在设计重做出来的这些也好,达到足够动力的首要前提是零件质量要过关,要达到天工半天工的水平。
这次是有连天青出手帮忙,但以后能次次指望他吗?就算他肯,也不可能照应到整个大周啊。
但发条驱动,是逼于无奈的备选,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利用一下周围的能源的。传统的水力以及不太稳定的风力,当然还有这个时代最不值钱但也最可靠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