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建给逢春人的城市,是建给平民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总体建设思路,就是建起来方便且便宜,住起来便利且舒适。
这样一座城,不仅可以用在逢春,更可以普及开去,建在大江南北,建个遇春遭春,随便什么。
这样的城市,固然有点单调,不够有特色,不够美观,但普通人要的是这个吗?
普通人要的,只是一个容身之地而已。
这是大多数人要的。
储秋实会在大家兴致勃勃谈论新逢春城与水泥的时候站出来问全分法,就是因为在这两件仿佛全不相干的事情上嗅到了相似的气息。
但是换成是他的话,会怎么选呢?
批量生产批量营造,让更多人买得起、用得起、住得起,尽管会侵蚀顶层的空间,让那些绝顶的技艺流失;还是继续精益求精,无视甚至抵触这些变化,继续沿着他熟悉的路走?
好像这并不是什么需要考虑的事情……
“许问。”安静中,一个声音扬起,叫着许问的名字。
许问转头,认出这个人。
向福至。向家祖祖辈辈建的都是寺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庙工。
寺庙这种建筑其实比较特别,它从修建到维护,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跟普通的民用建筑完全不同。
所以即使在现代,庙工在传统工匠里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不愁传承的一种。
毕竟,信仰一直存在,寺庙就一直在,不修新庙,也有古寺需要维护,市场需求总是在那里的。
所以,理论上来说,向福至应该是跟他们当前话题最没有关系的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