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华夏人太多了,物资一直有限,大部分人小时候摔个杯子都要被家里人责骂,物大于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现在,毫无疑问,这是造成传统技艺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拿糖画来说,平面糖画能比立体糖画赚更多的钱——就算赚得一样好了,后者的学习成本和制作成本都是远大于前者的,学徒为什么要学后者,而不是学完前者就去摆摊?
不过,抛开传统文化传承的这一面,糖画只是街头零食,是给小孩子休闲取乐用的。
就算是立体糖画,又凭什么卖得太贵?
毕竟它只是零食,无法长久保存,到时间就要吃了,不吃就会化。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立体糖画好像都是必然要消亡的。事实也是,不是平镇展销会这样集大成的地方,好像都已经看不见立体糖画的存在了。
当然,也可以由一些部门想办法立项,以外力介入将它保存起来。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有什么存在下去的必要呢?
糖画这东西,也许留存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显得格外的有价值,但无声无息间,已经消亡了的技艺不知道有多少……
“咦,这是在干什么?”荣显突然问。
许问回神,立刻听见了嘣嘣嘣的声音,他转过头,笑了起来:“你没见过吗?这是弹棉花。”
“弹棉花?啊,我听说过,说人家弹琴弹得难听,就可以说,你跟弹棉花一样。这就是弹棉花啊,我还是第一次见!”荣显恍然大悟。
他凑过去看热闹,高小树也跟了过去,表情好奇,显然也是第一次见。
这是最传统的弹棉花的方式,把被压得很实的棉花放在棉线绷子上,用修长的棉弓一下下弹动。
纤维断裂,紧实的棉花被弹松,白色的棉絮飞了起来。
工人技艺娴熟,弹完之后,长钩飞舞,将棉线层层分布,在棉絮上方形成棉网,把它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