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这不就是黄浦区吗?”
因为对上海极其熟悉,所以,两人知道,哪些地方的房屋建筑,属于哪片区城的,在民国期间,有法租界。
而法租界,就是黄浦区这一带。
“如果是这里的话,那么,这里应该离那个外滩不远吧?”
周小涛点了点头,他看着眼前的一切,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
说着,他看向妹妹。
而妹妹一阵兴奋,她当即惊喜地说。
“哥哥,我们要不要去外滩看看?”
即使在现代,兄妹俩平时也没怎么去那个地方看过的,去过几次,然后,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就没去了。
没去过的人,可能一直很想去。
然而,作为去过的兄妹两人来说,真的可以很清楚地说,实在没什么好看。
就是一条江,然后围栏一带的观景地,用大理石一般的东西来建筑,隔江的地方,是对面的浦东新区。并且,上海的历史地标物——东方明珠塔,就在对面浦东新区上。
周小涛见妹妹要去看,他想着,去看看也可以?
反正现在也不急。
而且看外面,人来人往的,也没有发生什么危险,没有像电视剧上演的那般夸张,随时发生枪击,反而是一片祥和的样子。
他就朝妹妹点了点头,示意。
“嗯,好,那我们就去看看。”
他能理解她的那份心情,站在1920-1930这个年代来看上海,和今天去看上海,那感觉肯定是不同的。
上海的很多东西,都是后来才建的。
也就是说,这里看到的外滩,背定会少很多东西,而周小涛就是想看看,到底少什么东西而已。
妹妹高兴地一点头,然后,重新跑回来坐好了。
周小涛等她坐好,一笑。
“坐好了,我们出发。”
然后,周小涛就骑着车带着她去,在这里,周小涛自己就认得路,知道怎么走。
毕竟,虽然这个年代的上海,跟现代的上海,背定是有一点点不同。不过,因为历史年份实在太近,所以,基本大同小异,房屋的建设路线,不会有什么差别。跟着记忆中的路线走,肯定不会走错。
其实是很小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法租界的面积,真正意义上就很小,可能从冬边,骑着电动车开往西边,半个小时就能到。
不过,想想也是。
如果法租界不小,则说明,当时租出去的地,面积就会很大,这也代表着,天朝当时的沦陷有多严重。
面积越小,才表明沦陷程度越低。
法租界,就是租给那些洋鬼子住的一块小面积,又不是租给它们在这养牛养羊的地,要那么大干吗?
距离很近的缘故,再加上,周小涛又骑着电动车,倒是不消十几分钟,绝对20分钟的时间未到,他就已经到达外滩。
远远地看着那片大理石观景地,周小涛一喜。
妹妹更是直接跳下车,说。
“哥哥,你看,是外滩。”
因为从马路边上去,有那种石阶,他的电动车直接上不去,周小涛便朝那个石阶走去了,他一急,看看自己的电动车,然后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