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蒜子清晰的记得,当时,杜芷岸还笑话她头上戴的芍药花和海棠花编织的花环庸俗,桓温竟然赞同她的看法。
虽然声音很轻,还是飘到了自己的耳朵里,自那一刻,褚蒜子就对他俩产生了仇恨。
她根本不考虑这种小事值不值得嫉恨,孩提之语她也当真了,全然忘记了桓温在山道上给他们家的帮助。
总之,谁让自己难堪,她就要用更大的报复来还击,不管事情是多么渺小,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
现在,自己贵为皇后,操生杀大权,要慢慢消化他俩,文火慢炖,让他们尝尝自己的手段。
为防范他俩还有什么来往,便借着治理后宫为由,将芷宫内几乎所有的奴仆都换上了自己的人。
她要将杜芷岸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像人质一样,作为今后要挟桓温的筹码!
初尝报复的快慰是在博望驿站,她怂恿父亲褚裒揭发了桓温出现在驿站的事实。
桓温白袍蒙面归来,到后宫拜见庾太后时,对自己抛来的羡慕和魅惑的目光置之不理,她又感受到了侮辱。
仇恨的心理,让她安排褚华勾结庾希,参与了中秋夜袭的恶行。当然,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真是天助我也!
复仇的快慰充斥着每一寸肌肤,她要报复,报复木兰的嘲笑,报复桓温的偏袒和无视!
接下来,她要慢慢的折磨成皇后,还有琅琊王司马丕。
因为褚蒜子得知,皇帝曾承诺,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司马丕,那自己的儿子司马聃怎么办?
哼,休想!
蜀地,成汉皇宫,李势怒气冲冲,狠狠的将御案上的几份奏折摔在地上,吓得阶下几位大臣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按理说,李势即位后便拿下了被荆州夺取的万州城,扬眉吐气,一雪前耻,应该高兴才是,为何会气急败坏?
当然是因为自己的同母弟,在成汉颇有声望的汉王李广!
即位之初,本想着和大晋一战树立威信,并借机调整其父李寿生前确定的朝政格局,安排自己的心腹亲信。
不料,还未筹措完备,荆州兵却一反往年被动挨打的姿态,主动进犯蜀地,四处劫掠,还纵火焚烧两国边境,分明是让他难堪。
原本自己即位,朝野便存在反对之声,认为李广比自己贤能,尤其是在战事方面。
自己也想牛刀小试,然而心腹爱将却屡吃败仗,畏敌如虎,无奈之下,才让汉王李广披挂出征。
李广果然不负众望,在桓温得悉成帝病重返京之后,率数万精兵,尤其是帐下的展坚等将卒用心用命。
李广虽然中箭堕马,仍身先士卒,终于一举拿下了万州城。成汉朝野欢呼雀跃,庆祝多年不曾有过的大捷。
李势恼怒的正是在大捷之后,不少大臣,尤其是军中将领纷纷上书,奏请封李广为皇太弟,更有益州百姓联名请愿,要立李广为嗣。
“皇叔,你说说,李广刚刚打了个胜仗,臣民就纷纷请奏,立他为皇太弟,这是何意?朕刚刚即位,他们就要逼宫不成?”
李福深知李势的秉性,荒淫不亚于其父,而嫉妒之心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势一直妒忌李广,一心要找茬治罪。
如果此时为李广美言,一定会迁怒于己,可自己又清楚,李广确实有将才,而且绝对没有要逼宫的意思,真是进退两难。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有拙官就有巧官,有忠臣就必有奸佞,只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未必分得清,侍中王嘏就是奸佞之人。
李势未立太子前,王嘏便为其出谋划策,摇旗呐喊,干了不少坏事。
李势即位,他便荣升侍中显位,朝野中正之士无不恨之入骨,尤其是李广的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