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粉的话,是用已经泡好的糯米磨出浆,再沉淀,脱水做出来的,主要是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所以备上一些,等过阵子开始蒸过年馒头糕点的时候也能用上。
农村就是这样,进入腊月,年味儿就日渐浓厚,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过个像样年,团聚嘛,自然是要吃好喝好的,一年也就这么一次。
这是大家的奔头。
“我们也来帮忙”杨素之见大家忙碌,而杨素敏和杨素嘉显然跃跃欲试,就说了一句。
杨素之从小跟何淑兰学,虽然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不是年年都有粽子吃,但她很聪明,但凡上手做过,就能很快学会,如今虽然许久没做这些,但熟悉一下,也很快就没问题。
“哎哎,你们别来,这多冷啊,又还油多,用不着你们,旁边看着玩去吧!”
其中一个老婶子觉得杨家几个孩子都是‘拿笔杆子’的,人又都长得乖巧好看,怎么能是做这些事的,所以纯属好心把他们轰开了。
“玩去吧,这才多少事儿”又一个老婶子开口道。
“是啊,婶子们虽然读书不如你们,但这包粽子可是包了一辈子的,是吧”先前那个老婶子开玩笑似的又说了句,引得几个老婶子一同的笑了起来。
气氛很和谐又很热闹。
插不上手的姐弟三人只好悻悻而归,不过这时候杨素嘉兴奋提议,“咱们去三道凹看看吧,看看能不能抓两条鱼回来”
“那有什么好玩的弄得身上都是泥。”杨素敏嫌弃道。
“三道凹那边怎么会有鱼”杨素之对于三道凹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杨素庆掉下去的那一次,所以从那之后,对于三道凹,她都绕道走。
“是这样……”杨素敏要给杨素之解释,不过话没说完就被杨素嘉给抢了过去,姐弟俩打了个眉眼官司,最后杨素之在姐弟俩的拌嘴叙述中才明白。
秋天的时候,村里找了人来看,说三道凹那个地方是块好地方,特别适合养鱼,反正填是填不了的,干脆挖了。
这不集结了不少人力挖了小半个月,可算挖了一块鱼塘出来,但鱼苗刚撒下去没多久,鱼塘边上砌的水泥就都塌了。
又过几天,发现塘里的水浑的不行,往下一探,竟然都是淤泥,网都没法儿下,这还咋养鱼
所以三道凹养鱼计划夭折,不过因为撒了鱼苗下去,不多久有人就发现,那里竟然能见到巴掌大小的鱼在游来游去
不抓留着干啥
当然这些小鱼小虾的,也最是村里男孩子们喜欢的玩意儿,没事就会凑那里去抓一波,运气好,还真能抓到些大个头,回家也能煲一顿鱼汤来喝喝。
“可三道凹那里的泥地好像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那么软,人很容易就陷下去了,大家在那里玩,就不担心吗”杨素之还是很担心的,毕竟杨素庆那次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
“旁边填了不少炉灰煤渣,还有些水泥地,已经比原来好很多了,他们那些男孩子啊,最喜欢在那里逗留了。”杨素敏撇嘴道。
她记忆里虽然没有杨素庆掉三道凹的印象,但因为从小到大杨闻道和李英都在念叨叫她没事别往那里跑,还例举杨素庆的事,所以她心里还是多少有些顾忌那块地方的。
“原来如此”杨素之点了点头。
“反正没事,我们去瞧瞧呗!”杨素嘉再次鼓动二人。
“那,去看看吧。”杨素之也想看看家乡的变化。